English

中国“威尼斯商人”朱裕华

2000-12-15 来源:生活时报  我有话说

新移民这个名词的出现只是近些年的事,而这个名词的背后却是一个上百万的庞大队伍。他们在改革开放以后走出去闯世界,凭着勤奋和智慧在世界的各个地方站住了脚,和老华侨相比,他们都是初来乍到立足未稳,但同时他们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扎实的文化功底,很强的适应能力,这也是他们中的一些人为什么可以在短时期内就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的原因。前不久我们的记者到上海采访,就见到了一位新移民,旅居意大利的华侨企业家、意中交流中心主席朱裕华先生,有人称他为来自上海的“威尼斯商人”。

称他为“威尼斯商人”,是因为他从意大利水城威尼斯开创自己的事业的,那是1984年,在那之前,他和很多同龄人一样插过队,从上海到安徽去种地,也作过工人到榨油厂工作,他从工人做到副厂长,而当上大学和升厂长两个机会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选择了上学,在上海外语学院学意大利语。

1980年意大利总统到上海访问,朱裕华作为总统的中文翻译受到赞赏,临别时总统邀请他到意大利访问,四年后,他踏上了去意大利的飞机,也许他没有想到,从此他的人生将发生巨大的变化。

“到意大利以后我先在表哥的餐馆里帮忙,一年后创办了贸易公司,因为他觉得我是从中国去的,对中国的情况比较了解,而且又会意大利语,当时主要的工作是把中国的东西销往意大利。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人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在意大利收到很多中国的定单,他们要买意大利的产品,当时我就做了一些意大利机械设备出口中国的生意。后来因为我住的地方生产服装、皮革、金饰品、家具,尤其是家具,很多当地企业家都要推销他们的家具,这样我就开始从事家具生意了。”

朱裕华凭借扎实的语言功底和勤奋的工作事业在短短的时间里就把自己的事业推向了一个很高的境界,从在餐馆帮忙,到后来成立公司,再到后来他成立了意中国际贸易集团公司,并且在1992年创办了意中交流中心。他深深知道这一切的成功是和自己的祖国分不开的,而且他知道他事业继续的发展也离不开祖国作后盾,所以他一直努力在中意两国工商界充当红娘作用。

在威尼斯地区,凡是要同中国做生意的商人都要找到朱裕华进行咨询,通过他的工作,威尼斯地区同中国的贸易往来日益频繁,贸易额直线上升,中国的花卉、工艺品等产品源源不断地输入威尼斯,而当地的皮革、珠宝、家具、服装又在中国站稳了脚跟。

朱裕华先生现在在上海开了公司,主要从事意大利家具贸易,他们销售的帝大牌家具以其合理的价格、深厚的文化和环保设计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上海市场占有很重要的地位。1984年朱裕华远走它乡,十几年后又回来,可以说他的人生划了一个圈起点和终点都是在他的故乡——上海。那么上海到底有什么吸引力拴住了游子的心呢?

“回到中国做生意也是我一直的心愿,华人在国外赚了点钱以后要投资到自己熟悉的土地上来,最后决定投资上海,一方面是因为上海是我的出生地,但主要是因为上海的活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